|
《雷神索爾3:諸神黃昏》海報。 |
(本文同步刊載於
F.E.Ws少述派勢力)
提到「諸神黃昏」(Ragnarok)一詞,每個人心中聯想到的景象可能大不相同:也許是神話裡響徹雲霄的號角、吞噬日月的巨狼與死人指甲製成的冥界戰船,也許是漫畫裡暗藏陰謀的沉眠輪迴,也許是媒體言之鑿鑿的某種虛構末世曆法,又或者是一款以它為名、代表著成長回憶的線上遊戲。
相較於諸神黃昏在大眾文化裡持續累積的不同樣貌,這個詞彙的意義對Marvel Studios而言似乎就顯得單純許多:它是一切的終結,也是阿斯嘉(Asgard)的末日,其餘部份則是一張空白的答案紙,命題底下的空間全交給泰卡˙瓦提提(Taika Waititi)這位曾經執導過《吸血鬼家庭屍篇》(
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)與《神鬼嚎野人》(
Hunt for the Wilderpeople)的紐西蘭鬼才自由發揮,於是在他的掌舵下,《雷神索爾3:諸神黃昏》(
Thor: Ragnarok)就這樣成了一部樣貌豐富、與兩部前作既相同又不同的續集電影。它是盛大的北歐奇幻史詩,是落難英雄們的重返榮耀;是壯闊的神話故事,也是步調緊湊的科幻冒險;是王室的家庭糾葛與宮廷鬥爭,也是蠻荒世界的無秩序擂台格鬥;是迷幻的80年代電子樂與重磅節奏的經典搖滾,更是一段橫跨星際的公路之旅。
回顧本系列的幾部前作,肯尼斯˙布萊納(Kenneth Branagh)的《雷神索爾》(
Thor)以其擅長的莎劇詮釋了驕傲王子的懺悔與復仇,索爾與洛基(Loki)之間的情感糾葛也為喬斯˙惠頓(Joss Whedon)的《復仇者聯盟》(
The Avengers)打下良好的基礎;艾倫˙泰勒(Alan Taylor)的《雷神索爾2:黑暗世界》(
Thor: The Dark World)娛樂性高,特效與配樂皆有一流水準,但主角的成長曲線開始趨於平緩,導致作品本身的定位不夠突出,故事也瀰漫著某種過場性質。到了《復仇者聯盟2:奧創紀元》(
Avengers: Age of Ultron)時,索爾甚至被安排為一位與無限原石(Infinity Stones)設定掛勾、本質上有些功能性的角色,其個人旅程的下一站顯然亟需某種大破大立的革新。
與幾部前作相比,《雷神索爾3:諸神黃昏》最顯著的區別在於喜劇濃度的大幅上升,並以此作為重新定調角色的解答。在大銀幕上,遊歷宇宙兩年的索爾變得更有人味、也更像個悠然自得的豪爽槍客;在銀幕之外,克里斯˙漢斯沃(Chris Hemsworth)的喜劇才華則與泰卡˙瓦提提的幽默感一拍即合。本片的索爾就像《妖魔大鬧唐人街》(B
ig Trouble in Little China)裡寇特˙羅素(Kurt Russell)飾演的傑克˙波頓(Jack Burton)一樣,雖然言行舉止令人發噱,但絕對是一位觀眾會想跟隨他全程參與冒險的可靠主角,而更重要的是,海拉(Hela)的到來也的確為索爾等人帶來嶄新的挑戰與重大的人生蛻變,終於讓本系列原本有些停滯的角色旅程再次活絡起來。